古代典籍·辭源
近代學者陸爾奎等人編撰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型工具書。陸爾奎(1862~1935),字浦生,號煒士。江蘇武進縣人。1906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1908年開始編纂《辭源》,歷時7年,191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正編,1931年又出版了續編。共12集,在收釋的內容和編纂工藝方面有了重大的革新。在內容上,繼承了古代的字書、韻書、類書的一些優點,又充分吸收了外國辭書的特點,開創了我國詞語和百科性詞典的先河。收詞極其豐富,號稱10萬條(單字13000個,復詞五萬余條,續編三千余條),史無前例。在編纂上,開創了“部首、筆畫、以字帶詞”的綜合編排方法,使條目的排列和查找更加嚴整有序。此外,在撰寫上運用了“細則凡例”,使全書體例一致,先注音,然后說明詞義和用法,最后是引書證明。有的在引文后稍作辨析。
《辭源》作為現代工具書的里程碑,其功勛卓著,直到現在還是一些學者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但由于是首部現代工具書,其中的不足與失誤在所難免,其中一些有關社會政治、經濟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辭條陳舊過時,也有一些詞語的條目中注音或解釋有錯誤。因此,也需要進一步修訂和提高。193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辭源》合訂本后,就開始著手組織人員增訂《辭源》,于1951年出版了改編本。1958年后,國家決定重新修訂《辭源》,為了與《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的側重點不同,將《辭源》修訂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1979~1983年,修訂本陸續出版,1989年出版了合訂本。新版的《辭源》成為一部高質量的古漢語范疇的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的綜合性工具書。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辛棄疾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