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溫庭筠
本名歧,字飛卿。太原人。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生活不拘細行,不修邊幅,為士大夫所不齒。又喜歡譏刺權貴,所以屢困場屋,終身困頓,直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國子監助教。才思艷麗敏捷。據《全唐詩話》,每入試,押宮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詩名與李商隱齊,并稱“溫李”,文彩絢爛,意象瑰麗,為晚唐文學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代表作是《商山早行》。其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尤為世所稱道。但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詞作上。他精通音律,對于詞的格律形式的發展有推動作用,并且是詞史上第一個大量填詞的文人,開五代、宋詞之盛,與韋莊并稱“溫韋”,善于以富有特征的景物入詞,構成如畫之境。以隱約含蓄之詞,婉轉細致之法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代表作如《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夢江南》等。存世之詞有七十余首,見于《花間集》者有六十六首。其詞風格綺靡,詞藻艷麗,為花間一派詞人的鼻祖。清人劉熙載評:“溫飛卿詞精妙絕人,然類不出乎綺怨。”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很贊同這一觀點,并進一步評價道:“‘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生平事跡《舊唐書》、《新唐書》中均有記載。
上一篇:小說·清平山堂話本
下一篇:醫學·溫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