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咸陽楊家灣兵馬俑群
西漢早期的遺物,1965年發現于陜西省咸陽楊家灣四號墓附近,共計11個陪葬坑,共出土騎兵俑583件,步兵俑一千八百多件,另有舞樂俑一百余件。隨后的清理中,又有兩個車馬坑中的十五套車、馬與一些人俑出土。從遺物推測得知墓主是西漢初期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時代在文、景之世,所以應是公元前2世紀前半葉的作品。這些陶俑排列成整齊的方陣,是有組織的兵馬群,它承襲了秦俑兵俑坑的遺制,即戰車坑居中;軍陣有所不同的是,騎兵俑數量雖不及步兵俑,但集中排列,自成方隊,說明漢初騎兵已逐漸成為戰爭的主力,人俑形體大者高48.5厘米,小者高44.5厘米,馬俑大者高68厘米,小者高50厘米,人馬皆賦鮮艷的色彩,人俑有紅、白、綠、紫色,馬俑有黑、紅、紫三色。這些陶俑造型逼真,步伍嚴整,衣甲、武器以至頭巾、發式都刻畫得十分細致,但人俑頭稍大,缺乏性格刻畫。其規模雖無法與秦始皇陵兵馬俑相媲美,但作為戰亂恢復期的作品,明顯地反映了漢初雕塑藝術承襲秦代的寫實、表現整體的特點。
上一篇:杰出人物·周公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宋八大家文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