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雷同
【出典】 《禮記·曲禮上》:“毋剿說,毋雷同。”東漢·鄭玄注:“雷之發(fā)聲,物無不同時應(yīng)者。人之言當各由己,不當然也。”
【釋義】 物之不當相同而相同者,稱為雷同,有如雷之發(fā)聲,使萬物皆被迫同時而應(yīng)和。后因用為成語。
【例句】 ①青帝只應(yīng)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蒲宗孟《望梅花》[一陽初起]211)這里說梅花具有自己獨立的品格,決不與百花相同。②天地推移,古今興替,斯道豈雷同。(韓淲《少年游·玉臘梅枝》2264)這里議論古今事物興衰變化,面貌互不相同。
上一篇:典故《雷化龍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雷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