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p>
〔鑒賞〕 “已矣乎”表示沒有希望了,反映了孔子極度失望的心情?!白栽A”是自責的意思。孔子特別重視內省的修身方法,提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衛靈公》),希望人們有了過失以后能夠認真地檢查自身,但是他發現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以至于對能否看到這樣的人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孔子這句話是基于他對人性的弱點和人類的通病的深刻觀察而提出的。一個人與他人發生矛盾和糾紛以后,由于自我中心主義作怪,一般總是立即責怪、埋怨別人,甚或怨恨別人。即使犯了過錯以后,也多文過飾非,歸因于外界的客觀原因,或歸罪別人,就是不肯責備自己。這是許多人思想不能成熟、人格產生種種缺陷、事業得不到發展,甚至在人生路途中迷失方向的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
“能見其過”四字表明孔子這句話首先要人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過錯,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有些人犯了過錯以后羞于承認,以為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很不光彩的,所以往往強詞奪理,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解,竭力加以掩飾;有的則“以攻為守”,用攻擊別人的做法來為自己開脫。實際上這正是邪惡在進攻自己健康的心靈。邪惡常常不是明火執仗地進攻自己,“總是想法子來偷襲,總是戴著某種詭辯的面具,還時常披著某種道德的外衣”(盧梭《懺悔錄》)。被人揭下面具,露出丟人的真面目是一種失敗,但是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因為犯錯誤是難免的,世上從來不犯過失的人是沒有的。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說得好:“犯錯誤是自然之事,改正錯誤卻是光榮之事。”(轉引自博勒《四十任美國總統軼事趣聞》)承認并改正錯誤表明戰勝了自我,“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所以法國著名作家拉羅什福科說:“承認錯誤往往比不犯錯誤要偉大。”(《回憶錄》)一個人的錯誤有時要比他的優點更能給人以啟迪。所以應當時常警覺過錯,反省自己,這就能使心靈健康剛強。
孔子這句名言中特別值得體味的是“自訟”兩字,在他看來,產生了錯誤以后不應當只是在外部壓力之下被動地、勉強地、輕描淡寫地自我檢查一番,而是要按照自己良心的需要,主動地痛下決心,以嚴厲的態度審問自己,以犀利的批判之刀鋒解剖自己?!霸A”是打官司,以嚴正的態度、充滿義憤地揭露罪惡,司法者在起訴犯人時,對其罪行務求不遺漏一項,件件落實;對其犯法行為的危害和惡果加以充分揭露,態度嚴峻,言辭尖銳,惟恐人們對犯人及其罪行輕易放過??鬃酉M藗冇眠@樣的態度來檢查自己的錯誤。這種“自訟”不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而是為了使靈魂獲得新生。強烈的內疚顯示了一個人的生命力,它能使其精神從昏昏欲睡中清醒過來。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當然這樣做精神上是會痛苦的,但是“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唯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尼采《顯赫的知識·序》)。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劃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約翰·克利斯朵夫》)孔子提倡的“自訟”的意義正在于此。
上一篇:《薄賦富民·論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見利思義·論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