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題材作法論·題材·題畫
唐以前未見題畫詩,開此體者老杜也。其法全在不粘畫上發(fā)論。如題畫馬畫鷹,必說到真馬真鷹,復(fù)從真馬真鷹開出議論,后人可以為式。又如題畫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寫出登臨憑吊之意; 題畫人物,有事實可拈者,必發(fā)出知人論世之意。本老杜法推廣之,才是作手。(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
題畫詩,三唐間見,入宋寢多,要惟老杜橫絕古今,蘇文忠次之,黃文節(jié)又次之。金源則元裕之一人,可下視南渡諸公。至有元作者尤眾,而虞邵庵、吳淵穎,又一時兩大也。(喬億《劍溪說詩》卷下)
古今題畫之作,大率古體及絕句,律則五言,以七言律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同上)
題畫詩透過一二筆,便覺不止于畫,少陵每篇有之。(管世銘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題畫詩沉郁淋漓,少陵獨步。自后作者,凡遇珍玩碑碣,多師其意,用全力出奇。(楊際昌 《國朝詩話》卷二)
題畫詩起于老杜,人人皆讀之。故凡題畫山水,必說到真山水,此法稍知詩理者皆能言之。然此中須有人在,否則雖水有聲,山有色,其如盲聾何! 試觀老杜題山水必曰:“若邪溪,云門寺,青鞋布襪從此始。”題畫松必曰:“我有一匹好東絹,重之不減錦繡段,請君放筆為直斡。”題畫馬必曰:“真堪托死生。”題畫鷹必曰:“吾今意何傷?顧步獨紆郁。”厥后東坡、放翁亦均如此,可悟矣。(陳僅《竹林答問》)
凡寫畫景,以真景伴說乃佳。(《瀛奎律髓》卷二七《畫鷹》許印芳評語)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顧況
下一篇:唐詩·典籍論·別集·顏真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