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流派并稱論·韓門詩派
張籍居韓門弟子之列,又以愈薦為國子博士。東坡所謂“汗流籍湜走且僵,滅沒倒景不得望”者。而籍作《祭愈詩》乃云:“公文為時師,我亦有微聲。而后之學者,或號為‘韓張’”,何邪?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六)
公 (按指韓愈) 又實以作人迪后擔子一身肩承,史稱其獎借后輩,稱薦公卿間,寒暑不避,而會其時,所曲成其業(yè)與其身名如孟郊、李賀、賈島其人者,又皆間出吟手,能偕公翻斗新異,換奪一世心眼傳后。以故繼諸人而起者,復燈燈相繼續(xù)不衰,追頌公亦因不衰。終唐三百年,求文章家一大龍門,非公其誰歸? (韓門詩派之眾且遠,詳見宋張洎論張籍格律中。)(胡震亨 《唐音癸簽》卷二五)
韓門諸君子,除張文昌另一種,自當別論。皇甫持正、李習之、崔斯立皆不以詩名。惟孟東野、李長吉、賈浪仙、盧玉川四家,倚仗筆力,自樹旗幟。蓋自中唐諸公漸趨平易,勢不可無諸賢之撐起。然詩以溫柔敦厚為教,必不可直以粗硬為之。此內(nèi)惟長吉錦心繡口,上薄《風》、《騷》,不專以筆力支架為能。其余如玉川《月蝕》一篇,故自奇作; 浪仙五律,亦多勝概。外此則如東野、玉川諸制,皆酸寒幽澀,令人不耐卒讀。(翁方綱 《石洲詩話》卷二)
韓門諸人,詩分兩派: 朱慶余、項斯以下為張籍之派,姚合、李洞、方干而下則賈島之派也。張水部籍為格律詩,惟朱慶余親授其旨,沿流而下,有任蕃,陳標、章孝標、司空圖,咸及門焉。寶歷、開成之際,項子遷斯尤為水部所知,故其詩格相類。(余成教《石園詩話》卷二)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韓翃
下一篇:唐詩·典籍論·評論及資料·韻語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