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 書目答問補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書目工具書,張之洞編,范希曾補正。張之洞的《書目答問》是一部指導治學門徑的舉要目錄。其《略例》云:“此編所錄,其原書為修《四庫》書時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庫》雖有其書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揭示了《書目答問》的主要價值:反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完成以后一個世紀內在學術研究領域內又出現的大量有價值的著作。該書清光緒二年(1876)初刊,以后多次重印翻雕,以光緒五年貴陽本最佳。共收錄書籍2000條部,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每類下再設子目。四部之外,還有“叢書目”、“別錄目”、“清朝著述諸家姓名略總目”3種附錄。意在為初學者提供比較重要的書和比較好的版本,并加以適當的評論。例如在《史部·地理類》下云:“今人地理之學,詳博可據,前代地理書特以考經文史事及沿革耳,若為經世之用,斷須讀今人書,愈后出者愈要”。在這類著作中,除了收錄《三輔黃圖》、《水經注》、《元和郡縣志》等張氏所謂“考經文史事及沿革”的古籍,還收錄了大量清人著作及《新譯海塘輯要》等若干翻譯作品。又如介紹杜詩注本云:“杜詩注本太多,仇、楊為勝。”介紹《路史》指出“乾隆元年羅氏刊本最善”,“明豫章刊本不全”等。《答問》清末問世以后,出現了不少翻刻本和批校本,直到1931年《書目答問補正》出版,才使《答問》的面貌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范氏此書,既補《答問》問世后“五十年間新著新雕未及收入”者,又正其“小小訛失”。《補正》補錄圖書1200種左右,其中部分為《答問》未收而《補正》加以補充的;部分為《答問》成書后清人及近人研究成果,其成就超過前人的。后者如孫詒讓《周禮正義》、王先謙《漢書補注》、朱緒曾《曹子建集考異》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范氏增補了大量稿本材料,此類稿本,從未刊刻,往往不為外界所知,《補正》為之詳加著錄,并盡量提供有關線索。如《周官記》下補:“劉師培《周禮注集疏》二十卷,未刊,清稿存蘄春黃侃處。”《書目答問補正》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瞿風起校點本最佳。該書以1935年國學圖書館重印本為底本,以貴陽本對校,并參校了中華書局1963年重印本,又參考了柴德賡等有關《答問》的部分校記。此外,《答問》的補充著作,還有江人度所撰《書目答問箋補》,1904年刊印。
上一篇:《中州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二十二史札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