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文學與宗教、哲學·理學影響與元代文學思想新變
形成于宋代的理學,特別是其中的程朱一派,在宋代已經具有很大影響,但終宋之世一直是作為民間學派流傳的,其間在南宋寧宗時還一度被定為“偽學”而遭到禁止,史稱“慶元學禁”。到元初,北方大儒許衡接受朱熹之學,以之教蒙古子弟并用于朝廷政治。元仁宗初年,行科舉,考生試“明經”、“經疑”、“經義”,悉用朱熹注。于是程朱之學成為元代之“官學”。在元代的學術思想界,在形式上,程朱理學成為踞統治地位的學說。虞集談當時情形說:“朱氏諸書,定為國是,學者尊信,無敢疑二。”①盡管實際情況要大打折扣,但理學畢竟成為在文化思想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說。理學在元代對文學具有巨大影響,自不待言。
理學與文學的關系,元代與宋代大不相同。由于二程有所謂“作文害道”、“作詩妨事”、“好書妨道”(《二程遺書》卷一八、卷一)等說,造成了宋代文章家與道學家的矛盾,使文與道分而為二,給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即使到了南宋,這種情況有所改變,理學家重視了對文學領域的影響與占領,理學文論也只是以一種流派存在。理學真正全面影響文學,并在一個時代形成以理學為精神底蘊的詩風文風是在元代。由于理學與文學的全面融會,使得元代文學思想產生了一系列新變。大致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注釋
① 《道園學古錄》卷一四《跋濟寧李璋所刻九經四書》。
上一篇:清代文學·清代駢文辭賦·清代辭賦
下一篇:清代文學與社會文化·清代刻書、藏書與文學·私家藏書興盛與文學典籍的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