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內容
研究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學者,對于隋唐五代一段的歷史地位有不同看法,這在他們對批評史的分期中可以看出:郭紹虞名之曰“復古期”①;張健名之曰“中衰期”②;張少康、劉三富則名之曰“深入擴展期”③。言其“復古”,則無創新;謂之“中衰”,則乏起色;“深入擴展”之說,又混唐宋金元四朝而言。究竟隋唐五代近三百八十年(581—959)文學批評價值何在?地位如何?尚有待從總體上予以說明并做出切實的分析。
隋唐五代文學批評的資料相當零散,所以胡小石說:“唐代的詩文,如日中天;而論文之著作,則寥若晨星。所以后人都說唐人只知作詩,而宋人才專門出來替唐人作詩話……假使要編一部中國文學批評史,各朝均容易收輯材料,只有唐代較感困難,因為當時論文書籍都未能流傳至今。”④雖然如此,胡先生還是舉出了收集唐代文學批評資料的六條途徑,即史論、詩、書札、傳志、集敘、雜文。后人選編唐代文論資料,基本不出上述范圍。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的整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選集。 如羅聯添《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匯編》、周祖《隋唐五代文論選》。
二、總集。如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
三、專書。如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李壯鷹《詩式校注》、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郭紹虞《詩品集解》。
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則有王夢鷗《初唐詩學著述考》、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等。對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的歷史地位,胡小石的意見如下:
研究唐代批評文學,最應當著眼的,是看他們轉變風氣的地方。唐代文人,一方面結束六朝以前,一方面又開啟宋代以后。此朝實為中國古今文學變化之樞紐。①
這雖然是綜合唐代的文學與批評兩者而言,卻是一語中的。惜其語焉未詳,需要做進一步闡發。茲將唐代文學批評略分詩論和文論二者,概述如下。
注釋
① 《中國文學批評史》第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② 《清代詩話研究·自序》第3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版。③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上)第3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④ 《中國文學史講稿》第十章《唐代文學批評》,《胡小石論文集續編》第161—16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① 《中國文學史講稿》第十章《唐代文學批評》,《胡小石論文集續編》第161—162頁。
上一篇:宋代文學與社會文化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與歷史文獻·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