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內容·隋唐五代小說·隋唐小說興盛的原因·科舉考試的進士行卷
隋唐以前選拔任用官吏,依九品中正制,于是造成了一種舊貴族憑借門第壟斷政權的局勢,使廣大的中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及其他階層的知識分子沒有很多參與國家政治的機會。隋唐以來,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這就為中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與其他階層知識分子的步入仕途大開方便之門,也顯示出對官吏真才實學的一定要求。科舉考試盛行起來,其中又以進士科最為熱門,于是在社會上造成一種印象,即由進士科走上仕途者無上光榮,其他人雖也可位極人臣,但總有某種遺憾。進士科的舉子去應試時,已被人推重。舉子在考場上要考各種課目,除此之外,舉子在考場下還要進行一項很重要的活動,這就是“行卷”:舉子把自己平日里的各種作品送請有學問、有地位的人審看,祈求他們的褒揚并希望他們以此向有關部門推薦自己,以求自己進士及第。宋人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八云:“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后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世者,是也。”舉子要作傳奇小說,一時成為風尚,以表現自己的史才、詩筆、議論,以求得人們對自己文才的了解,于是,傳奇小說也被人們所熱衷,這當然推動了傳奇小說的繁榮①。由此也可以知道:為什么傳奇小說多以“傳”命名?原因之一即是以傳記的形式作小說來表現“史才”。為什么傳奇小說中有那么多的詩歌出現?原因之一即要表現“詩筆”。為什么傳奇小說的末尾常有作者的評述?原因之一就是要表現“議論”。這些正是傳奇小說的敘事、抒情、說理等特色之所在。
注釋
① “行卷說”影響較大,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唐之傳奇文(上)》中說:“顧世間則甚風行,文人往往有作,投謁時或用之為行卷。”陳寅恪《韓愈與唐代小說》一文(載《哈佛亞細亞學報》第一卷第一期,1936)、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皆持此說。程國賦《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第三章《唐五代小說與科舉》第一節《行卷之風與小說之興》贊同“行卷說”并作申論。不同意“行卷說”者如黃云眉《讀陳寅恪先生論韓愈》(載《文史哲》1955年第8期)、吳庚舜《關于唐代傳奇繁榮的原因》(載《文學研究集刊》第一輯)、袁維國《唐傳奇行卷說質疑》(載《唐代文學論叢》第五輯,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于天池《唐代小說的發達與行卷無關涉》(載《文學遺產》1987年第5期)。也有學者提出異議,如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第四章《傳奇小說》第一節《傳奇小說的興起》,第150頁,三聯書店1994年版。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白居易
下一篇:先秦兩漢文學與社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