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十卷。唐王維撰。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于蒲州(在今山西永濟),遂為蒲人。開元九年(721)進士,任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歷官至給事中。安史亂起,長安失陷,王維被俘受偽職,亂平后,降職為太子中允,后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右丞集》存詩約四百首。其中數量最多,也最能代表王維創作成就的是田園山水詩。在王維的田園詩中,農村景物清澈明凈,農家生活和平安寧,代表作有《新晴野望》、《渭川田家》、《淇上田園即事》等,這些詩體現了王維恬淡的心境,表達了他對閑適生活的向往。王維的山水詩描繪了各種自然景色,描寫高山大河壯麗景觀的有《終南山》、《漢江臨泛》等,描寫深山幽嶺清雅靜謐景象的有《山居秋暝》、《青溪》、《過香積寺》等。著名的《輞川集》二十首,描寫了隱居幽勝,其中一石一水一花一鳥都精致和美,富有神韻。王維的田園山水詩景象鮮明,色彩明麗,意境悠遠,蘇軾稱譽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王維在田園山水詩中著力追求自然景色的靜美境界,有的詩甚至氣象蕭索、幽寂冷清,流露了他對現實的冷漠心情,也反映出禪學寂滅思想對他的影響。
王維的邊塞詩也很有成就。《燕支行》、《少年行》等表現了熾熱的愛國感情和豪邁氣概;《隴頭吟》、《老將行》等在歌頌將士愛國精神的同時,指責了封建統治者對這些將士的冷漠無情;《使至塞上》等描繪了邊塞壯美的風光;這些詩在盛唐邊塞詩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維還有一些詩直接觸及社會生活,如《濟上四賢詠》、《不遇詠》、《洛陽女兒行》、《偶然作》六首之五等對權貴進行諷刺揭露,對才士的坎坷不遇表示憤慨,但數量較少。王維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小詩也盛為世人傳誦,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等詩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王維詩吸取前代詩人如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優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在當時和后代都有很高聲譽,特別在藝術上深受推崇。殷璠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靈集》)唐大歷十才子、韋應物以至賈島、姚合等人,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王維的影響,后代田園山水詩的創作,也往往受到王維詩的啟示。
據《舊唐書·王維傳》及王縉《進王右丞集表》,王維集子由其弟王縉編輯而成,詩文凡十卷。現存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十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另有《四部叢刊》影印元刻本《須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雜有錢起、盧象、崔興宗等人作品。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是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十卷,附文集四卷。流傳最廣的是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二十八卷,這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
上一篇:李太白集
下一篇: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