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訓詁的匯編。清代阮元編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江蘇儀征人。乾隆進士,歷官學政、巡撫、總督、大學士。當時,正值“漢學”盛行,人們視漢魏古注為權威,于是,阮元在任浙江學政(教育廳長)期間,由他本人親定凡例,請學者臧鏞堂任總編,組織數十名秀才集體編纂了這部《經籍纂詁》。《經籍纂詁》是一部抄纂之作,就是將唐代以前經史諸子中的訓詁資料匯集在各字下面,先列本義,再列引申義和假借義等。如果你想知道某一字在唐代以前有多少種解釋(在當時人心中,這才是最權威的解釋),不必再去東翻西找,只要手邊有一部《經籍纂詁》,就可以基本解決問題。這給當時的學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省卻了許多翻檢之勞。即使在現代,也是文史專家的必備書。有些古漢語論著,釋一字義,旁征博引,令人嘆為淵博,其實秘訣都是抄《經籍纂詁》。全書按當時流行的“平水詩韻”一百零六部編排而成,現代讀者卻極感不便,故現代版或書前或書后都附有筆畫索引。
上一篇:什么是《康熙字典》
下一篇:什么是《馬氏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