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佛貍
【出典】 《宋書》卷九五《索虜傳》:“(拓跋)嗣死,謚曰明元皇帝,子燾字佛貍代立?!薄?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拓跋燾)于盱眙渡淮,破胡崇之等軍。留尚書韓元興數(shù)千人守盱眙,自率大眾南向?!菜?jīng)過,莫不殘害。燾至瓜步,壞民屋宇……燾鑿瓜步山為盤道,于其頂設(shè)氈屋?!四暾滤?,燾會于山上,并及土人。會竟,掠民戶,燒邑屋而去?!瓲c凡破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殺略不可稱計,而其士馬死傷過半,國人并尤之?!?/p>
【釋義】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字佛貍。他于南朝宋文帝元嘉間曾率師渡淮南犯至瓜步,一路燒殺搶掠,臨江而還。后常用作敵酋的代稱。
【例句】 憶昔鳴髇血污,風(fēng)雨佛貍愁。(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yáng)州和人韻》1873)這里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代指統(tǒng)兵南犯、慘敗喪身的金主完顏亮。
上一篇:典故《佛祖慶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馮唐白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