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體,就是指《離騷》一類的詩,亦稱楚辭體,在《漢書·藝文志》屬“詩賦”一類。騷體為詩祖屈原所創,是屈原繼承《詩經》的四言形式,并對楚國的民歌進行加工、改革、融合,打破了四言詩的“二字結構”,創造出了一種以六言為主、輔以五、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短句式的新體詩歌形式。《惜誦》就是屈原突破四言體式而創造的第一首“騷體詩”。
“騷體”詩的特點是結構宏偉、想象豐富、句式靈活,以屈原、宋玉等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離騷》《九歌》《九章》等。尤其是屈原的《離騷》,長達372句、共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具有非凡的意義。
“騷體”詩的主要特征是句中多帶“兮”字。譬如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騷體”詩不拘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號,有發端、有展開、也有回環照應,脈絡又是極其分明的。
上一篇:什么是詩話
下一篇:什么是六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