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曾任葉縣(今屬河南省)尉、秘書丞、國史編修等職。新黨執政貶為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別駕。復職不久,又以“不實”之罪貶往宜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與秦觀,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土”。其詩與蘇軾齊名,并稱“蘇黃”。在詩歌理論上,反對西昆體,提倡學習杜甫、白居易、韓愈。因過分強調書本知識和形式技巧,給人以華而不實、文浮于意的感覺。講究煉字造句,主張字字有來歷,提倡“奪脫換骨”、“點鐵成金”等創作手法,后來成為江西詩派的創作綱領。詩風生新瘦硬。亦工詞,詞風豪放疏宕,接近蘇軾。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列為北宋四大家。有《山谷集》、《松風閣詩》及詞集《山谷琴趣外篇》傳世。
上一篇:蘇轍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
下一篇:秦觀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