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瑟琴同調
【出典】 三國魏·曹植《曹植集》卷一《王仲宣誄》:“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文選》卷五七晉·潘安仁(岳)《夏侯常侍誄》:“子之友悌,和如琴瑟。”
【釋義】 琴、瑟同時彈奏,其音諧和,故用以比喻朋友、兄弟間情誼融洽。
【例句】 ①最好是、瑟和琴同調,眉里相看耐老。(陳著《寶鼎現·壽范著林》3043)這里用“瑟與琴同調”喻指范某同前文所指的那些相共吟詠的“雅伴”友誼融洽。②瑟琴聲里,弟勸兄酬,兒歌孫拍。(陳著《燭影搖紅·壽聲仲》3051)這里用瑟琴和鳴喻指聲仲家弟兄之間十分友愛。
上一篇:典故《潤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色斯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