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軒轅黃帝
典源出處 《史記 ·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nóng)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成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藝) 五種 (五谷),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驅(qū)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擒) 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nóng)氏,是為黃帝。”
釋義用法 黃帝 (又稱軒轅氏、有熊氏) 是我國古代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跟伏羲、神農(nóng)并稱三皇; 又一說,與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共稱五帝。傳說他有四目,在位時打敗炎帝和蚩尤,統(tǒng)一中原地區(qū),并教民養(yǎng)蠶,發(fā)明舟車等。傳說文字是他的史官倉頡所造,音律是他的樂官伶?zhèn)惏l(fā)現(xiàn)的。后以此典稱遠古帝王或遠古時代。
用典形式
【軒皇】 唐 ·高適:“云紀軒皇代,星高太白年。”
【軒黃】 晉·陶淵明:“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軒羲】 唐·李商隱:“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軒轅】 唐 ·杜甫:“軒轅休制律,虞舜罷彈琴。”
【黃帝】 唐·韓愈:“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上一篇:詩詞典故《袁宏夜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轅下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