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風景談》簡析
茅盾著。發表于1940年《文藝陣地》第6卷第1期,收于《時間的記錄》,見《茅盾文集》第10卷。作者于1940年10月離開延安返回重慶,作此文為延安人民留下剪影。文章先寫西北沙漠中堅定地行進的駱駝隊,以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軍民所肩負的艱巨的民族解放的歷史重任。接著勾勒了五幅畫面:月夜荷犁歸來和夕陽下魯藝風光,寫延安兒女歡欣的勞動,石洞男女新貌和桃林茶社即景,寫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最后一幅是黎明號兵和荷槍戰士的英姿:那山頂上的吹號者,在喇叭聲中顯示出“嚴肅,堅決,勇敢和高度的警覺”;那位戰士“在粉紅的霞色中”,“槍尖的刺刀閃著寒光”,猶如一塑雕像。作者指出,他們是“民族的精神的化身”,贊嘆這才是“真正的風景,偉大中之最偉大者!”作者在抒發對延安新生活的感受中,著力于自然景致的描繪,又精心勾畫出各種人物形象,并且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顯示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選材跌宕多姿,運筆渾灑自如,景、情、理融匯一體,是獨樹一幟的寫景散文的名篇。
上一篇:《散文·兩漢·項羽本紀》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颶風賦》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