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柯亭奇竹
典源出處 《后漢書 ·蔡邕列傳》注引張騭 (zhi) 《文士傳》:“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椽竹東間第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藝文類聚》卷四十四引晉·伏滔 《蔡邕長笛賦》序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長笛賦,傳之耆艾,云蔡邕之所作也。初,邕避難江南,宿于柯亭,柯亭之館,以竹為椽,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奇聲獨絕,歷代傳之。”
釋義用法 漢代蔡邕善識音律,有一次過柯亭 (一說高遷亭) 見做屋椽的竹子是制笛的良材,便命人取下做笛,果然聲音非同凡響。蔡邕曾任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后以此典借指被埋沒的人才; 也形容善于識才辨物; 亦用以詠笛。
用典形式
【中郎竹】 清·黃景仁:“移官只載中郎竹,去越何來陸賈金。”
【柯亭竹】 清·黃鷟來:“三嘆柯亭竹,獨結中郎知。”
【柯亭椽】 宋·黃庭堅:“中郎解賞柯亭椽,玉局歸時君為傳。”
【物比柯亭】 唐·杜牧:“調高銀字聲還側,物比柯亭韻校奇。”
【柯亭奇竹】 南朝梁·武帝:“柯亭有奇竹,含情復抑揚。”
【中郎仰看屋】 宋·蘇軾:“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圍尺竹。”
上一篇:詩詞典故《李郭同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梁園賦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