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庚桑居畏壘
典源出處 《莊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 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 (穰)。”
釋義用法 庚桑楚為老子的學生,是一位隱者,他北居畏壘之山,住了三年,使當地豐收。后用此典指隱者所居之地。
用典形式
【田叟庚桑】 宋·蘇軾:“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庚桑。”
【庚桑老畏壘】 清·趙執信:“丈夫壯志久摧頹,分學庚桑老畏壘。”
【居山庚桑楚】 宋·辛棄疾:“居山一似庚桑楚,種樹真成郭橐駝。”
【畏壘吾安土】 宋·范成大:“畏壘吾安土,支離飽太倉。”
上一篇:詩詞典故《帶經而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得一老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