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伯(虎)南營謝邑,率其徒眾,能慰勞他們,使大功告成,詩是歌頌他的。
芃芃黍苗,(一)蓬蓬勃勃的黍苗,
陰雨膏之。(二)綿綿陰雨潤澤它。
悠悠南行,(三)遠(yuǎn)遠(yuǎn)向南去的人,
召伯勞之。召伯關(guān)心慰勞他。
我任我輦,(四)我挑擔(dān)的,我拉車的,
我車我牛。(五)我駕車的,我牽牛的。
我行既集,(六)我們的任務(wù)已完成,
蓋云歸哉。(七)這就準(zhǔn)備趕回程。
我徒我御,(八)我步行的,我趕車的,
我?guī)熚衣谩?九)我?guī)熽牭模衣藐牭摹?br>
我行既集,我們的任務(wù)已完成,
蓋云歸處。趕回家去看親人。
肅肅謝功,(十)謝邑的工事多堅固,
召伯營之。(十一)召伯這兒治理它。
烈烈征師,(十二)行軍的隊伍多威武,
召伯成之。召伯這兒率領(lǐng)他。
原隰既平,(十三)原野洼地已鋪平,
泉流既清。泉水流得清又清。
召伯有成,召伯大功已告成,
王心則寧。(十四)天子心里才安寧。
注釋
(一)毛亨:“芃芃,長大。”
(二)孔穎達:“此黍苗所以得長大者,天以陰雨之澤膏潤之故也。”
(三)朱熹:“悠悠,遠(yuǎn)行之意。”
(四)朱熹:“任,負(fù)任者也。輦,人挽車也。”
(五)鄭玄:“有將車者,有牽傍牛者。”
孔穎達:“既云將車者,車中有牛而將之。而別云牽傍牛者,此牛在轅之外,不在轅中,故別牽傍之。”
(六)鄭玄:“集,猶成也。”
(七)朱熹:“營謝之役,既成而歸也。”
(八)毛亨:“徒行者,御車者。”
陳奐:“則徒為徒行,御為御車者也。”
(九)毛亨:“師者,旅者。”
陳奐:“師者旅者,以釋經(jīng)之師者,有為師者,有為旅者,謂是從入謝之官師,與泛言師旅為眾者,異也。”
(十)鄭玄:“肅肅,嚴(yán)正之貌。”
朱熹:“謝邑名。召伯所封國也,今在鄧州信陽軍。功,工役之事也。”啟華按:謝,在今河南省南陽市東南。
(十一)鄭玄:“營,治也。”
(十二)陳奐:“烈烈,讀如如火烈烈。征,行也。師,眾也。”
朱熹:“烈烈,威武貌。”
(十三)毛亨:“土治曰平,水治曰清。”
(十四)陳奐:“寧,安也。”
朱熹:“此功既成,宣王之心則安也。”
注音
芃peng蓬輦nian捻隰xi席
上一篇:《黃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天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