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禮兮會(huì)鼓, 完成了祭禮,齊聲擊鼓,
傳芭兮代舞,① 傳遞著鮮花、輪番地舞,
姱女倡兮容與。② 美人的歌喲唱得多歡舒。
春蘭兮秋菊, 春祭蘭花喲秋祭清菊,
長無絕兮終古! 永不衰絕、直到終古!
【注】①芭(ba):初開的鮮花。代:交替、輪流。②姱女:美女。倡:通“唱”。容與:寬適、從容。
《禮魂》是《九歌》中最短的一首。王逸說,《禮魂》之用,是“祠祀九神,皆先齋戒,成其禮敬,乃傳歌作樂”(《楚辭章句》)。可見是祭祀諸神所通用的“亂辭”或“送神歌”。
這首詩節(jié)奏輕快,洋溢著一派歡樂之情。每祭完一位神靈,祭場上便鼓聲交作,一隊(duì)隊(duì)青年男女,傳遞著芬芳的花束,輪番著翩翩起舞。正如明月在燦爛群星的拱衛(wèi)中升起,此刻,在滿場的花影、舞姿中,也突然擁出一位光彩照人的美麗姑娘。她用婉轉(zhuǎn)清亮的歌喉,向離去的神靈(也包括不臨的神靈),唱起深情祈愿的歌:“春祭蘭花喲,秋祭清菊,永不衰絕喲,直到終古”!
《禮魂》的境界,似乎就盡于這傳芭、代舞的歌聲縈繞之中了。其實(shí)卻遠(yuǎn)不止于此。在它的歌聲飛揚(yáng)之處,《九歌》各篇所塑造的眾多神鬼,不又以其全部魅力,一一重現(xiàn)在了讀者的眼前:那劍佩雍容的“上皇”,在曲折連蜷的“云中君”陪伴下,不正帶著欣欣安康的滿足,蹣跚在云空?而高馳沖天的轔轔龍車上,威武的“大司命”,不還微笑著,講述那“孰離合兮可為”的生死哲理?八百里洞庭,恍惚有“湘夫人”凌波遠(yuǎn)去的倩影?九萬仞高天,還仰見“東君”衣袂飄飄“射天狼”的雄姿?當(dāng)鼓點(diǎn)伴著歌聲敲響的時(shí)候,你可聽到“河伯”那壓倒?jié)说某ㄐΓ慷蝗恢g,它又幻化出英勇“國殤”箭矢交墜中的殺聲?
這就是屈原用那搖曳多姿的五彩之筆,在《九歌》中創(chuàng)造的祭神奇境。它們曾在各自的篇章,海市蜃樓般地涌現(xiàn);而后在《禮魂》中,彌漫、交融,又云煙般消散。《禮魂》完成了《九歌》的祭禮,卻將當(dāng)年參祭人們的不盡希冀和失望、壯心和哀思,遺留給萬代千秋……
上一篇:《甘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終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