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里圖
現代·張大千作
絹本水墨設色
縱五三.三厘米
橫一九九六厘米
浩瀚的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橫亙于中華大地,綿延萬里,流入東海,古代不少大畫家都以自己的畫筆謳歌過它。如夏圭就畫過《長江萬里圖》長卷,堪稱千古名筆。夏氏原作已經失落,但從明代起就不斷有各種摹本,可見這是多么激動畫家心靈的題材。張大千1949年離開祖國大陸后,足跡遍及歐美、日本,又在中國香港、臺灣寓居過,但他的心卻時刻縈念著祖國大陸,去國三十年,總是眷戀著祖國壯美的河山。因而在他的筆下,不斷展現出峨眉、黃山、華山……《長江萬里圖》長卷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與心情下創作出來的一件杰作。該畫是張氏七十歲移居巴西時所作。
畫卷從畫家的家鄉四川省起筆,開卷是都江堰的鐵索橋,以后,長江滔滔而下,穿三峽,過江陵,匯百川,奔騰浩蕩,直達崇明島外,歸入大海。將萬里長江的雄渾浩大,盡收畫底。在這近20米長的畫卷中,千巖萬壑,流水飛泉,城鎮村墟……濃縮了祖國的半壁河山。布局宏大,氣脈連貫,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似的變化繁復,整體結構的自然渾成,不僅是畫家五六十年的深厚功力的結晶,更是畫家氣吞山河、涵泳萬物的胸懷氣度的物化表現。
在技巧上,他既采用傳統山水畫的皴法及破墨、積墨、潑墨等墨法,又吸取了西方現代繪畫的潑彩法,用破色、積色、潑色等手法結合形成“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一種新風格。誠如謝稚柳所論:“以‘潑墨’、‘潑彩’的表現形式,為山水作寫實的發抒,這是他最新的格調。豪邁奔放的形體,蒼茫渾雄的氣度,已絕去了一切依傍,開中國畫自來所未有的格局,是令人驚絕的藝術創造。”(《張大千的藝術》)葉淺予在評這件作品時也說得好:“論景是千水萬壑,氣勢雄偉;論意是寄情山河,緬懷祖國。”相當集中地概括了這一巨制的根本特點。
長江萬里圖
上一篇:《滟滪云帆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仕女》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