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釋義】
不進入老虎的洞穴,就得不到小老虎。現在形容不敢冒險,就難以成就大的事業。
【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故】
東漢時期,漢明帝派遣班超前往鄯(shàn)善國。剛開始,鄯善王對他們十分友好,后來匈奴也派人前來鄯善國,并挑撥東漢和鄯善國的關系。鄯善國國王聽信了他的挑唆,開始疏遠班超等人,甚至還派人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班超召集將士,對他們說:“匈奴使者來了沒幾天,鄯善王就冷落我們。一旦鄯善王把我們交給匈奴,恐怕我們性命難保啊。”
各位將士都說:“如今處于危難的境地,生死由命,聽您指揮吧。”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之際,只能趁著夜色火攻匈奴營地。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實力,面對突然襲擊必定會自亂陣腳。我們就可以趁機消滅他們,鄯善王必定會因此而恐懼,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當天夜里,班超帶著屬下突襲匈奴的營地,放火燒了匈奴的帳篷,殺了匈奴使者。
隨后,班超命人將鄯善王請來,給他看匈奴使者的人頭。鄯善王大驚失色,班超趁機說服他。最終,鄯善王同意把兒子送往漢朝做人質,和漢朝永遠和睦相處。
上一篇:下筆成章典故故事|下筆成章釋義
下一篇:不可同日而語典故故事|不可同日而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