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曠圖
現代·吳徵作
紙本水墨
縱一三六厘米
橫六七厘米
藏上海文物商店
吳徵,工山水,初從家學,三十歲后力追古法,宗法清初“四王”,晚年傾力于王原祁,識者謂其沉雄蒼潤,兼而有之。亦作花卉、佛像。
《溪山清曠圖》作于吳氏晚年,戮力于王原祁,達到形神畢肖,是年六十九歲。此圖近似常見的王原祁構圖模式,近景丘陵地上高樹叢立,樹后坡陀斜出,有屋數楹,中、后景岡巒合沓,主峰上聳,山腳、地岸間溪流迂回,水面有隱有顯,從畫幅左角上溯,環繞至右角上端,流入江河。吳徵出筆有分量,有放有收,不忘“金剛杵”的要則,橫點散落,點點吃得住紙,足見他的功力,是堂堂正正的全景式山水構圖。作者雖出筆謹嚴,惜筆性墨趣上不免略有滯相,可此圖仍具有“溪山窈窕,水木清華”之趣。
溪山清曠圖
20世紀40年代間,吳徵和吳湖帆、吳華源、馮超然三人齊名,稱“三吳一馮”,而畫風各異,湖帆豐腴秀潤,超然清雋逸麗,吳徵古拙蒼渾,華源蕭疏清遠。市井間喜將四人的山水畫配成一堂四幅山水屏,當時相當風行。然論功力成就,四人中之吳華源實稍遜。
上一篇:《藤蘿繡球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壽梅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