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圖
清·袁曜作
絹本設色
縱一二八厘米
橫六七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中國繪畫講究寫意,即便是逼真的寫實,也充滿情意,充滿瀟灑的態度,充滿富于想象力的主觀色彩。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以及鞍馬、走獸、蔬果、鱗介莫不如此,唯獨界畫不同。界畫是以界筆直尺畫線而得名,它描繪的對象是人工營造的大型建筑物如樓、臺、宮、館、殿、堂、亭、閣、廊、壁構成的精巧豪華的建筑群,也有大型的舟船、橋梁,要求精致準確,比例得當,合營造法則。有意思的是,這樣的近似于科學的建筑效果圖,除了和特定環境的人物畫相配外,竟然多半是與絕塵擯俗的山水畫作伴。
袁江、袁曜是清代最富盛名、最有成就的界畫畫家,叔侄倆的風格相近,畫法也相近。《阿房宮圖》是袁曜的作品,是畫家心目中的阿房宮全景圖,用界畫的形態來表達,實際上,是袁曜精心設計的阿房宮,所以款書:擬阿房宮圖。這個阿房宮,也許有杜牧《阿房宮賦》的某些描述,但從畫里的建筑樣式看,并不是秦代風格,有不少堂閣明顯是清代建筑,因此,畫家無疑又是位建筑設計師。全圖從近至遠,依山傍水,一氣盤旋,很有氣派,很見氣勢。畫家別出心裁地在山和水之間鋪設建筑,以山、水的阻隔將建筑群落層層分開,又利用山、水把建筑物層層推進。近景的高墻大門臨水,小舟一葉,雙人持槳而行,右有水門,門外闊水為湖,湖中龍舟劈波,遠處是隔湖相望的山,山后幾處廳堂,幾座樓臺,岸柳后曲徑而上的是停橋,停橋再右,則是畫面外的湖光山色。依山的還是從近景的高墻大門起,通過回廊,將主景的樓閣、大殿、宮室、高臺連接起來,中間一座平緩的山坡,將閣與殿、室、臺隔斷,高臺后,走廊從左蜿蜒繞向被湖水隔斷的山峰,山峰陡峭,山峰后又有回廊隱現,又有更高的山峰,更高的樓閣、宮室。山水相連又相隔,整個阿房宮在山水的相連相隔中,顯示氣派,又在山水環境的襯托下,顯示氣勢。
此圖的建筑物,頗具宮廷規格,界筆平直,結構合理,色彩、形制輝煌典麗,而山水則水墨淺絳。山雖高且遠,卻時見琳瓏剔透之態,猶如湖石假山。本是野逸寂遼的山水,被園林化甚至盆景化了,依然聲勢兩旺,完全有賴于宮廷建筑的真實、準確的描繪和互連互隔構思的成功。
阿房宮圖
上一篇:《秋夜讀書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丁敬像》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