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讀書圖
清·蔡嘉作
紙本設色
縱六三·七厘米
橫三七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蔡嘉雖然是江蘇丹陽人,但長期居住在揚州,與揚州畫派的高翔、汪士慎等人為詩畫友。盡管如此,在中國繪畫史上,蔡嘉還是被歸入山水畫的“虞山派”。“虞山派”由王石谷領銜,楊晉、蔡嘉和李世倬等為后起的高手。實際上,這種流派的劃歸也說明了蔡嘉畫風與揚州八怪的典型畫風并不相近。從現在我們可以見到的揚州八怪的畫跡來看,信筆寫意的畫風是為主流,而蔡嘉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循規蹈矩,有時稍見放縱也只是小寫意而已,與揚州八怪的“狂、怪”畫風相異其趣。而且最能代表他山水畫成就的是描繪工整、筆墨精微、設色清雅的青綠山水,看來,蔡嘉的畫循根還是出諸石谷。
這幅《秋夜讀書圖》比較明顯地反映出蔡嘉嚴謹寫實的畫風。
首先,這幅作品構圖平穩,景物安排井然有序。畫的主體是草屋,所以蔡嘉把它安排在畫幅的中心位置,其他如坡石、樹木等都圍繞著這草屋安排,顯得多而不亂。尤其是叢樹的表現,樹干樹枝的生長方向好像是在編織著一張保護網,把草屋及其主人仔細地護在中間。
其次,這幅作品的筆墨謹細,具有出色的寫實性。蔡嘉的筆墨以精細見長。從這幅畫中我們便可以看到他在描繪景物時,既講究傳統筆墨的既定規矩,又具有很不同尋常的寫實特點,他注意物象造型的準確性,并且將筆墨的審美意趣統攝于物象的寫實表現之中,所以,不管是整幅畫面的大效果,還是具體景物的詳細交代,蔡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比如籬笆、板橋以及仙鶴等細節的描繪,都非常符合常理,再加上天空的烘染,突出秋夜的氣氛,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再次,這幅作品對人物神態的刻畫也是入木三分。其實,作為一幅山水畫作品,作者往往只描繪人物的外形,而不必著力去刻畫其神情的,但蔡嘉則不然,他在畫中把主人公若有所思的神態畫得栩栩如生,而且就連旁邊的小書童一臉倦意也盡顯無遺,真可謂形神兼備了。這也體現了蔡嘉筆墨的嚴謹。
秋夜讀書圖
上一篇:《八子觀燈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阿房宮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