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妤擋熊圖
清·金廷標作
紙本設色
縱一五○厘米
橫七五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金廷標是宮廷畫家,宮廷畫家的職責便是為皇帝歌功頌德。《婕妤擋熊圖》畫的是漢宮女婕妤挺身為皇帝擋住猛熊的故事。這個故事,歷代的許多畫家都畫過,無非是為了表彰婕妤為皇帝奮不顧身的烈女壯舉,這種壯舉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尤其是在皇帝的后宮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它包含了封建綱常、倫理觀念以及對女性的訓誡教誨作用。
金廷標的父親金鴻是一位畫家,工人物肖像和山水畫。金廷標子承父業,而且有出藍之譽。他除了能畫人物肖像與山水外,還兼擅花卉、界畫,尤其擅長白描。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皇帝南巡時,他晉獻了自己所畫的《白描羅漢》冊頁,很得皇帝的歡心,于是便被召為內廷供奉。當時在宮廷畫家中,金廷標是頗為得寵的,所以他的畫作常常會被皇帝看中題跋,就如這幅《婕妤擋熊圖》一樣。
在乾隆年間,宮廷畫家除了金廷標之外,還有丁觀鵬、姚文翰、徐揚、張宗蒼等人,盡管畫科不同,畫風也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仍脫不了宮廷畫家的常規畫風:嚴謹、寫實、精致、富麗。所謂的廟堂之氣,大概也就指的是這些。所以,金廷標的這幅作品,對于場面的鋪陳比較著意。他像是一個說書人,要把故事的來龍去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他不遺余力地描畫出樹木坡石、柵欄籠子。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處理復雜場面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出柵的狗熊張牙舞爪撲向皇帝所在的方向,婕妤疾步下臺階,擋住去路。相比之下,不知所措的皇帝、驚恐萬分的侍衛、慌不擇路的宮女,都是勇敢的婕妤的反襯。金廷標在這里不僅刻畫出他們各異的動態身姿,更為精彩的是,他還描摹出他們不同的神色表情。從這里,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金廷標人物畫的魅力。
和清代其他宮廷畫家相同,金廷標的筆墨技法循規蹈矩,著重寫實。一絲不茍地刻畫出物象的每一處細節,甚至還仔細地烘染出樹干坡石的陰暗面,從而使景物有了些許立體感。從這種畫法我們可以看到或多或少以郎世寧為代表的外國傳教士外來繪畫的影響。
當然,金廷標的筆墨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而他的界畫功力,也在這幅作品中小試了牛刀。
婕妤擋熊圖
上一篇:《瀟湘風竹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煙磴寒林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