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春色圖
清·金農作
絹本淡設色
縱一○七.二厘米
橫五九·二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玉壺春色圖》畫右方題款:“田居先生為吾鄉前輩,舊為監察御史,每得名跡必招賞于清池白石間。其藏元至大辛少府貢粉梅矮卷,繁枝密萼,花光迷離,恍如曉雪之方開也。先生最愛予小詩,索題紙尾者三,忽忽五十年情事矣。先生逝后,宅屬他人,畫亦遂失。今凝想寫之,玉壺春色,仿佛江路野橋二月也。薦舉博學宏詞杭郡金農畫記,時年七十又五。”鈐印“金農印信”,朱文。
田居先生即浙江詞人龔翔麟。金農此畫,是試圖模仿元代畫家辛貢的粉梅矮卷而作的,其實全可看成是他自己的創造。這幅畫構圖奇特,粗壯樹干挺立畫幅中央,頂天立地,勢態凜凜,突兀而上,旁插入三五斜枝,花疏氣清。黑白對比尤妙,枝干全用淡墨寫出,韻味雋永,花則勾邊填白粉,造成豐富的音樂般的節奏美。粗干與分枝,白花與黑樹,交錯有致,相映生輝,愈顯出春光盈幅,花光迷離,真好似雪解冰消,逸趣盎然。畫家的獨創性還表現在粗干的畫法上,幾乎占畫面五分之二的墨干,黑而不滯,粗而不塞,難能可貴。畫上“漆書”題識,與畫面古拙的格調十分協調,增加了冷香幽趣。
金農畫梅,重在“不疏不繁之間”去創造形象,多用以寄托懷才不遇的心情。為了加深對這幅畫的理解,不妨再讀一些當時人對金農畫梅的評論。蔣寶齡《琴東野屋集》卷二中題詩道:“冬心畫梅多野梅,瘦枝如棘花繁開;淡墨暈花清有神,蕭散特過王(冕)與辛(貢)。”指出了金農畫梅的特點,清神而蕭散;也指出了他對元代畫梅高手王冕、辛貢的繼承、發展關系。金農自己也曾在另一幅梅花圖題款中談到過這個問題,與《玉壺春色圖》可以相互印證:“吾鄉龔御史田居先生,家有辛貢粉梅長卷;丁處士鈍丁,家有王冕紅梅小立軸,皆元時高流妙筆。予用二老之法,畫于一幅中,白白朱朱,但覺春光滿眉睫間,老子于此興不淺也。杭人金農畫記。”(汪汝燮《陶風樓書畫目》)回過頭來再看看《玉壺春色圖》的題款,可以分明體會到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玉壺春色圖
上一篇:《自畫像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花鳥草蟲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