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讀書圖
明·蔣嵩作
絹本淡設色
縱一七一厘米
橫一○七.五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漁舟讀書圖》是一幅粗筆水墨山水畫,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遠近溪山、輕舟橫渡的曠野之景。近處上下方,危巖巨石,形勢險峻,巖邊雜樹欹斜,灘頭蘆葦蕭疏。巖下清溪一灣,波平岸闊,溪水中一葉小舟,舟中兩人,一童船尾持槳,一長者坐船頭讀書,意態悠閑。遠處山峰聳秀,曲渚回汀,境界十分清遠幽靜。全圖布勢爽朗。在畫法上,受吳偉水墨寫意一派的影響,并上承南宋馬遠、夏圭“院體”的傳統,筆墨有所放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點是山石用帶水大斧劈水墨皴染,勾斫皴擦多出以方筆,干濕并用,潑墨、破墨兼而有之,勁健粗放,墨氣淋漓。在取景上,能剪裁取舍,運用馬遠“一角山”的表現手法。這種濃重的水墨、干濕筆皴擦烘染融為一體的技法特點,成為明代中晚期浙派山水畫的一種風格。蔣嵩傳世作品比較少見,僅從現有部分作品來看,所描寫的大多為巖壑漁舟一類題材,但有些作品內容大同小異,畫法缺少變化。
漁舟讀書圖
本幅款識“三松”,鈐印“恭靖公孫”、“蔣嵩私印”。
對蔣嵩的畫品,歷來褒貶不一。《無聲詩史》稱其:“善畫山水,雖尺幅中直是寸山生霧,勺水興波,浡浡然云蒸龍變,煙霧觸目。豈金陵江山環疊,嵩世居其間,既鐘其秀,復醇飲其丘壑之雅,落筆時遂臻化境,非三松之似山水,而山水之似三松也?!倍睹鳟嬩洝穭t認為:“行筆粗莽,多越矩度……徒呈狂態,目為邪學?!庇^此圖可知上述兩種說法,各持一端,都失之偏頗。平心而論,蔣嵩的山水,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還是有他自己的特點的。
上一篇:《風雨歸莊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起蛟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