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竹圖
元·柯九思作
紙本水墨
縱八六厘米
橫四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柯九思是湖州竹派的卓越繼承者。據他自己說:“古人之能事者,惟文、蘇二公,北方王子端得其法,今代高彥敬、王澹游、趙子昂其庶幾。前輩已矣,獨走也解其趣耳?!?《竹譜》)
柯九思所以服膺文同與蘇軾,因為湖州竹派是倡導神韻的。他在前輩中,列舉了金代王庭筠(子端,米芾之甥),元代高克恭(彥敬)、王曼慶(澹游,庭筠之子)、趙孟頫(子昂)四人,都是湖州竹派的嫡系。當時還有名望很高、受柯重視的墨竹專家李衎(仲賓),此處未提及,顯然是李衎寫竹,似而不神,另外一路。柯九思小李、高、趙諸人約三四十歲。所謂“前輩已矣,獨走也解其趣耳”。以《雙竹圖》而論,這決不是狂言,而是符合實際的。
雙竹圖
圖中寫全竿晴竹兩株,一直一斜,上瘦下大,節實中虛,嫩枝生于根節,茂葉紛披,深為面,淡為背,不疏不密,分布畫面。沒有風,沒有雨,在陽光照射下露珠欲滴,靜謐安詳;宛如一對情侶,散發著瀟灑清潤的風度。
柯九思是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家,可是畫上僅僅落了行書“敬仲”兩字的名款,鈐“錫訓”葫蘆朱文印、“柯氏敬仲”朱文印、“缊真齋”朱文印。從神韻來說,這幅《雙竹圖》既是具象繪畫又有抽象意味。詩與書法的意境已經融合在畫中表達出來了,就不必都要題詩寫字??戮潘颊f:“此法極難,非積學之久不能也。”(《竹譜》)
趙孟頫曾題柯九思的《墨竹圖》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應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柯九思善寫竹石,嘗自謂‘寫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金釵股、屋漏痕之遺意’”。(《珊瑚網》卷八)這是欣賞柯氏寫竹的最恰當的導語;也是蘇軾說的“書畫同源”的注腳。
此圖著錄于《虛齋名畫錄》卷七。
上一篇:《幽篁秀石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揭缽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