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麓早行圖
宋·佚名
絹本設色
縱一六二.六厘米
橫七三.七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北宋的北方山水畫有三個主要流派:關仝、李成和范寬,《雪麓早行圖》無款,乃屬范寬一路,是現存北宋時期山水畫中之精品。
這三家大都全景構圖,多用整筆(南宋的山水畫,構圖多局部,筆法多散筆),范寬一路的畫更是雄奇峻厚,氣象森嚴,使人不敢狎近。此圖章法則以“縱直”為格,右上角一峰聳天,領標全局,峰巔全用叢點攢聚;次巖、山麓巖石、村旁屋邊,用叢樹映掩,使全圖山峰縱立,叢樹橫連,得相間有致之趣;村外一徑穿谷遠去,盡頭為一關隘,外聳遠峰數座,使觀者也感到山徑崎嶇,旅途杳渺。想到今天公路坦蕩,四通八達,旅行方便,又是多么不同啊!畫幅左下角茅屋數楹,外懸酒簾,可以飲食,可以小住。右下角山奧中置一水碓車屋,水從遙遠峰際流來,幾經折騰,過碓車而瀉入山溪,在靜靜的深山雪晴中平添了活氣。既有一批清晨趕路的旅人,更有趕牲口、負物件的貧苦腳夫,拖著疲憊的身子,踏著板橋積雪,匆匆趕路,這一切暗示還有些騎牲口的已到前方旅店下鞍休憩了。
圖中描寫西北高原的崖石,久經風雨剝蝕,石骨嶙嶙外露,和江南坡石滿布苔泥者大不一樣。出筆多用北宋的“接筆法”來勾畫山石外框,有斜直勾和橫向勾,皴以“釘頭”,夾入“雨點”、“豆瓣”幾種皴法,顯得石體堅實,石質厚重。用墨敷水是結合“積墨法”和“水滃法”(以輕拂之筆,用水墨漸漸淋濕),甚得墨色滋潤、嵐氣浮動的藝效。敷色簡單,只用赭石和朱磦水,而樹干、屋宇、天空、水溪、流泉,全用淡墨滃染,林木深處略敷淡青。這種上色之法,亦稱“吳裝”,目的是給整個畫面的嚴森、峻厚、整飭中增添一點熱氣和嫵媚,使觀者多得一點美的享受。
雪麓早行圖
上一篇:《出水芙蓉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荷塘按樂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