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小子何莫學夫詩章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儒家一直重視詩教,后世編《千家詩》作少兒讀物,亦是顯證。詩教傳統自孔子始。孔子教兒子,也就是學《詩》與《禮》。
詩不同于說理文字,必須通過形象來傳遞精神,這就要求對景物與人事有細致的觀察與描摹,對精神有親切的體會與把握。讀詩亦須用心,否則難有收獲。孔子的“興”、“觀”、“群”、“怨”,指出了讀詩的重要門徑,沿此用心,可入詩境。
春秋時期各種朝聘宴享,動必引《詩》,故《詩》又足以教人如何待人,事父與事君只是舉近與遠的要例。
上一篇:《富與貴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師冕見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