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國繪畫史》,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著。潘天壽(1898~1971),浙江寧海人。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
中國的繪畫藝術源遠流長,波瀾壯闊,在世界美術史上形成了最為繁盛而特具風格的繪畫體系。但以科學的方法,系統地研究闡述我國傳統繪畫發展的歷史,則是半個世紀以來的事。作者于1926年以《佩文齋書畫譜》及日本中村不折、小鹿青云合著的《支那繪畫史》為基礎,輔以《美術叢書》諸書,編譯成《中國繪畫史》。作者晚年曾談到,當時編這本書,只是“學習繪畫史,而不是寫繪畫史。”然而,通過此書表達了一個信念:“藝術的世界,是廣大而無所界限的,所以凡有他自己生命的,都有立足在世界的資格。”
《中國繪畫史》共分4編,依次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本書從“繪畫起源與成立”開始一直到“清代的繪畫藝術”都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此書史實準確、取材精審,盡量避免了材料的簡單羅列,對于讀者較為系統地了解中國繪畫史是有裨益的。
《中國繪畫史》1926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34年商務印書館再版,1983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重版。
上一篇:《中國經學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美學史大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