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默而識之章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此章內容,《述而》中別有記載,但語境略不同。此章孔子自稱默識、學不厭、誨不倦三者都沒能做到。想來是有人這樣稱譽孔子,孔子自謙。
“默識”之“識”有二解: 一是牢記,心有默契而牢記。二是識得,不可言表而心知。朱子主張前者,聯系后兩句,是合理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看起來不是了不起的事情,但作為學者,決非易事,常人自然更難。學不見道,雖久也難默識;學非所樂,很難日久不厭;事不關己,哪來不倦的熱情與耐心?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此章內容,《述而》中別有記載,但語境略不同。此章孔子自稱默識、學不厭、誨不倦三者都沒能做到。想來是有人這樣稱譽孔子,孔子自謙。
“默識”之“識”有二解: 一是牢記,心有默契而牢記。二是識得,不可言表而心知。朱子主張前者,聯系后兩句,是合理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看起來不是了不起的事情,但作為學者,決非易事,常人自然更難。學不見道,雖久也難默識;學非所樂,很難日久不厭;事不關己,哪來不倦的熱情與耐心?
上一篇:《道千乘之國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齊一變至于魯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