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孺悲欲見孔子章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托病不愿見客,似乎很不誠;繼而又瑟又歌令來者聽到,似又很坦誠。誠如何表達,才能恰到好處,恐難有一定之規,總需因境遇而定。
據《禮記》,孺悲曾隨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也是因此而寫的。孔子如此警示孺悲,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想來總是他有什么事是做錯了的。
老師教學生,按常理,應當循循善誘。但既是常理,便也有不尋常的。孟子曾經講,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對某些人不屑于教誨,也是一種教誨。此章便是一種特殊教法。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托病不愿見客,似乎很不誠;繼而又瑟又歌令來者聽到,似又很坦誠。誠如何表達,才能恰到好處,恐難有一定之規,總需因境遇而定。
據《禮記》,孺悲曾隨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也是因此而寫的。孔子如此警示孺悲,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想來總是他有什么事是做錯了的。
老師教學生,按常理,應當循循善誘。但既是常理,便也有不尋常的。孟子曾經講,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對某些人不屑于教誨,也是一種教誨。此章便是一種特殊教法。
上一篇:《孰謂微生高直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憲問恥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