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前毖后
【釋義】
批判之前犯下的錯誤,并從中吸取教訓,以使得今后小心行事,不要再犯下類似的錯誤。
【出處】
春秋初期·《詩經·周頌·小毖(bì)》:“予其懲而毖后患。”
【典故】
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輔助處理政事。
周武王的其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對此深為不滿,便四處造謠周公,說他想要伺機廢掉周成王,霸占王位。周公聽到此謠言后,為了躲避是非,離開京都避嫌去了。
周公離開后,管叔鮮和蔡叔度暗中和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想要篡奪皇位。
周成王得到消息后,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有大臣說:“這件事情只有周公能夠解決!”周成王聽后,立即讓人將周公請了回來。周公親率軍隊出兵討伐叛賊,歷經三年的苦戰,終于平息了這場叛亂。此后,周公接著在朝中輔佐政事。周成王成人后,周公便讓周成王自主處理政事了。
正式接管朝政的這天,周成王前往宗廟祭祖。在祭祖典禮上,周成王評判了之前的歷史教訓,并且還說:“我要從之前所受到的懲罰中吸取教訓,從今以后要小心謹慎地行事,免得再遭受到同樣的禍患。”
上一篇:驚弓之鳥典故故事|驚弓之鳥釋義
下一篇:愚公移山典故故事|愚公移山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