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擾
【釋義】
指本來沒有什么事情,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出處】
北宋·宋祁、歐陽修、呂夏卿等《新唐書·陸象先傳》:“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司馬韋抱真諫曰:‘公當峻撲罰以示威,不然,民慢且無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卒不從,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東按察使。小吏有罪,誡遣之,大吏白爭,以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謂彼不曉吾言邪?必責者,當以汝為始?!罄魬M而退。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p>
【典故】
唐朝大臣陸象先是一個大度量的人。
公元714年,陸象先擔任劍南道按察使,一個司馬勸說陸象先:“希望您可以采用一些杖罰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否則那里的人是不會聽從指揮的?!标懴笙日f:“為政之人只要講道理就可以了,為什么要使用嚴刑呢?這并不是寬容之人所為。”
公元717年陸象先擔任蒲州刺史。有一次,一個吏民犯了罪,陸象先教育開導了一番便將他放了。負責記錄此事的人對他說:“您不鞭打他們,還有什么威信可言呢!”陸象先說:“人情都是差不多的,難道他們聽不懂我的話?如果要使用刑罰,我看應該從你這里開始?!?/p>
陸象先的處事風格大都如此。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便是:“天下原本是沒有事情的,只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才會把事情弄得越來越糟。如果你可以認識到這一點,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很多?!?/p>
上一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故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釋義
下一篇:開卷有益典故故事|開卷有益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