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
【釋義】
原意指鑿開墻壁,借鄰居家的燭光讀書。形容讀書非常刻苦。
【出處】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典故】
匡衡幼時家境貧寒,晚上家中沒有燭火供他讀書。匡衡的鄰居過得富庶,每天晚上都會點燈,把屋子照得很亮。匡衡曾經想要去鄰居家里讀書,但被鄰居拒絕了。后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暗地里在自家墻壁上鑿開了一個小洞,鄰居家的燭火通過小洞透過來,匡衡借著這個小洞的光,就可以看書了。
憑借著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匡衡成了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上一篇:出類拔萃典故故事|出類拔萃釋義
下一篇:分崩離析典故故事|分崩離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