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司空表圣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五卷,唐司空圖撰。圖(837~908)字表圣,河?xùn)|虞鄉(xiāng)(山西遠城縣)人。懿宗咸通十年(869)進士,曾拜禮部員外郎,尋遷郎中,昭宗在華州避亂,召為兵部侍郎,以足疾乞還。隱于中條山王官谷。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君士,后聞唐哀宗死,亦絕食而死。
司空生活于唐末亂世,其詩雖也觸及世亂,如“亂離身偶在,竄跡任浮沉?;⒈┗木渝模灩潞谝股睢?《避亂》)。但多寫兵亂給詩人的感受,很少有具體描寫,更缺少廣闊的社會場景的描寫。詩中以吟詠隱居生活,抒發(fā)歸隱的閑情逸致作品為多,這反映了在激烈斗爭中士大夫潔身自好和消極退讓的一面。但詩人筆下的王官谷生活根本不同于王維輞川生活,其山川草木都給人以凄涼冷落之感,“慘慘日將暮,驅(qū)羸獨到莊。沙痕傍墟落,風(fēng)色入牛羊”(《河上》);“風(fēng)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偸谴酥薪杂泻?,更堪微雨半遮山”(《王官》)。這是時代給安適的隱居生活留下的陰影。
司空還有一些詠史抒懷之作,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者的奢侈腐敗、昏庸誤國,如《南北史感遇》十首,《狂題》十八首,皆言“不平便激風(fēng)波險,莫向安時稔禍胎”。指出禍亂正是太平之時所釀。司空不少詩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消極思想,如“誰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修史亭》)以及《耐辱居士歌》等。
司空集中多為近體,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為多,大多氣象衰颯,萎靡不振,但暢達易曉。
司空詩集為其子司空荷所編,明代胡震亨據(jù)其三十卷文集中的十卷詩編為五卷,收入《唐音統(tǒng)簽》,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據(jù)此本影印。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詩鼓吹》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音》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