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
【釋義】
人人都感覺自己不安全。形容局勢比較緊張。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
【典故】
秦始皇晚年時期曾去會稽游玩,隨行人員有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以及秦始皇非常寵愛的小兒子胡亥。
路過沙丘時,秦始皇病重,他深知自己時日不多,便命令趙高傳信給在邊境駐扎的大兒子扶蘇,讓扶蘇趕回咸陽,主持政事。趙高剛擬好了詔書,秦始皇就去世了。平日里,趙高負責掌管秦始皇的玉璽,這樣一來遺詔和玉璽全部都落在了趙高手中。于是,趙高便和胡亥合謀偽造遺詔,稱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繼承王位。
丞相李斯在趙高等人的威逼利誘下,只能被迫同意了。
緊接著,趙高又偽造了另一份遺詔,稱扶蘇不孝,并賜給他一把劍,讓他自刎謝罪,而且還讓人奪了和扶蘇一起在邊境鎮守的大將軍蒙恬的兵權,并逼迫蒙恬自殺。最后,胡亥當了皇帝,史稱秦二世。自此,朝中大權便全落在趙高的手中。
秦二世昏庸無道,他一直擔心自己的陰謀會被戳穿,趙高獻計說:“需要采取嚴刑酷法,除去朝中老臣,以新人來替代他們。”秦二世聽從趙高的建議,處死了蒙毅等朝中大臣,還將對自己有威脅的十二個公子全部殺掉,十個公主也未能幸免于難。接連那么多人被殺,弄得朝中上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在秦二世和趙高的主政下,百姓痛苦不堪、生活艱難,最終激起了百姓們的反抗。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全國百姓紛紛響應,起兵抗秦。三年后,秦王朝滅亡。
上一篇:亡羊補牢典故故事|亡羊補牢釋義
下一篇:人鼠之嘆典故故事|人鼠之嘆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