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義
釋義
指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處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故事
孟子某日與學(xué)生閑談,當(dāng)談到某件事物的取舍時,孟子說:“凡是好的、覺得有用的應(yīng)該取,不好的、覺得無用的應(yīng)該舍,假如兩樣都是好的、有用的,應(yīng)該先作一番比較,然后再決定取舍。比如,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當(dāng)談到生命與正義時,孟子又說:“生命,是我所愛惜的;正義,是我所追求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都得到,那么我寧可選擇正義而舍去生命。沒有一個人會放棄生存的權(quán)利,這是人的本能,不過圣賢之人在面臨這種局面時,所想的先是一個義字,他們可以為了正義而舍棄自己的生命,而庸俗之人想的卻是舍去義而取生。這就是兩者的不同。”學(xué)生們聽后,都認(rèn)為老師說得很有道理,紛紛表示贊同。
用典
而臨大節(jié),無不可奪之志;當(dāng)危事,不能舍生取義。
——《晉書·梁王肜傳》
嗚呼我?guī)熧馕阄覑海嵘×x未遲暮。
——元·伯顏《七哀詩》
上一篇:成語《胸有成竹》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苛政猛于虎》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