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駭猴
釋義
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俗語說得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故事
相傳猴子性情乖巧,活潑好動,極通人性,卻最怕見血。民間馴猴人為了讓它聽話,通常會當著猴子的面把雞殺死,猴子一見就會嚇得魂不附體,乖乖就范。不管多么兇狠的猴子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都會全身軟化,毫不含糊地執行指令。此舉即為“殺雞駭猴”,也作“殺雞給猴看”“殺雞儆猴”。
用典
光緒因朝廷守舊大臣抗拒他的命令,百般阻撓新政,正在氣頭上,便采取“殺雞嚇猴”的手段,傳旨革去文悌的御史之職。
——陶菊隱《袁世凱演義》
上一篇:成語《望梅止渴》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杞人憂天》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