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豳詩
【出典】 《周禮·春官·鼴章》:“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東漢·鄭玄注:“《豳》詩,《豳風·七月》也。吹之者,以篇為之聲。《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氣歌其類也。此風也,而言詩,詩、總名也。迎暑以晝,求諸陽。”
【釋義】 豳,本周之舊國,公劉居此。也作邠,今陜西省彬縣。《豳風》為西周時代的詩。
【例句】 ①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姜夔《齊天樂·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2176)此詞詠蟋蟀。《七月》有“蟋蟀入我床下”句,引以切題。②高唱豳風,敬酬令尹,王道桑麻樂有涯。(汪晫《沁園春·次韻李明府勸農》2288)《豳風·七月》為農事詩,高唱豳風有勸農之意。
上一篇:典故《表微拭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豳風葵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