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應劭·龐儉買奴得公
東漢志人小說。應劭撰。原載《風俗通義》。見《藝文類聚》卷三十五、《白帖》卷六、《初學記》卷十八、《事類賦》卷十、《太平御覽》卷一八九、《蒙求舊注》下、《合璧事類》外六十一、《天中記》卷十七等所引佚文(文各有異)。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錄入。作品敘述:河南平陰龐儉,本鄴地人,遭倉卒之世,亡失其父,時龐儉才三歲,弟尚在襁褓中。母子三人,流轉客居,于廬里中鑿井,得錢千余萬,遂富足。后來,龐儉長大,作府吏,躬親家事,行求一老蒼頭,年六十余歲,用二萬錢買來,使之主管牛馬耕種。在一次賓婚大會上,其母在堂上,酒酣,陳樂歌笑。而老奴在灶下助廚,見狀私言:“堂上老母,我媳婦也。”客散后,婢女對龐母語曰:“老奴無禮,口出妄語,所言不可道也。”龐母窮詰其由后,遂令婢女去試問老奴之情況。老奴說:“家居鄴時,在富樂里宛西,婦艾氏女,字阿橫,大兒字阿癡,小兒曰越子,時為縣吏,為人所略賣。阿橫右足下有黑子……”于是,老母下堂相認丈夫,全家團聚。作品通過龐儉鑿井得錢,買奴得公的情節描寫,暴露了亂世給人民帶來的妻離子散的苦難,反映了東漢末年人民對安定生活向往的心情。小說敘述委曲,情節較為典型,寫一對老夫妻相認過程,題材新鮮,生動感人。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廬江何充》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虞通之·庾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