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秉燭疑夢
【出典】 見“如夢寐”條。
【釋義】 安史亂中,詩人杜甫幾次出生入死,后安全到家,作《羌村三首》。他和一家人夜中相對而坐,仿佛夢中一樣。將此感受寫進“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的名句之中。
【例句】 ①江上相逢,更秉燭、渾疑夢里。(張炎《滿江紅·澄江會復出李尹》3502)這里化用杜甫詩語,表現與友人重聚的驚喜心情。②此日重逢,故人猶記舊游否?雨今云古,更秉燭、渾疑夢語。(張炎《長亭怨·別陳行之》3515)作者與陳行之分別十年,又幾經輾轉,偶然相逢,深夜秉燭相談,作者感到渾如夢中一樣。
上一篇:典故《秉燭夜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秉菅觀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