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無酒成悵望
【出典】 《宋書》卷九三《隱逸傳·陶潛傳》:“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釋義】 東晉高士陶潛嗜酒,家貧,曾于重九日無酒遣懷,只得望菊閑坐,直到有人送酒,方才醉飲而歸。
【例句】 縱無酒成悵望,只東籬、搔首亦風流。(辛棄疾《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1911)隱士克明愛菊嗜酒,作者在詞中用陶潛事將克明比作陶潛。
宋詞典故·無酒成悵望
【出典】 《宋書》卷九三《隱逸傳·陶潛傳》:“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釋義】 東晉高士陶潛嗜酒,家貧,曾于重九日無酒遣懷,只得望菊閑坐,直到有人送酒,方才醉飲而歸。
【例句】 縱無酒成悵望,只東籬、搔首亦風流。(辛棄疾《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1911)隱士克明愛菊嗜酒,作者在詞中用陶潛事將克明比作陶潛。
上一篇:典故《無身,有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無酒無魚空此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