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蕭曹
【出典】 《漢書》卷三九《蕭何曹參傳贊》:“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錄錄未有奇節。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謹守管籥,參與韓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順流與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內。淮陰、黥布等已滅,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又,卷七四《魏相丙吉傳贊》:“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
【釋義】 蕭曹,蕭何、曹參的合稱,二人皆為輔佐劉邦建立漢王朝的功臣,曾先后為相。后因以為詠功臣、宰相的典故。
【例句】 ①丙魏蕭曹總下風,千載友夔龍。(毛滂《武陵春》[維岳分公英特氣]674)這里說蕭曹與之相比應居下風,意在襯出對方更是賢相良弼,表明頌美之情。②自和戎以來,謀國多少,蕭曹衛霍。(朱耆壽《瑞鶴仙·壽秦伯和侍郎》1355)這里舉蕭曹以與當國權臣形成對照,感慨當時無人如蕭何、曹參那樣盡心國事。
上一篇:典故《蕭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蕭氏夫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