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謝公雅志
【出典】 《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鎮新城,盡室而行,造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上疏請量宜旋旆。詔遣侍中慰勞,遂還都。聞當輿入西州門,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謂所親曰:‘吾病殆不起乎?’”
【釋義】 東晉宰相謝安,早年隱居東山。做官后,一心想待事業有成即重新回東山隱居。后此志未遂,就去世了。后人因以“謝公雅志”作為詠做官者希望隱居的典故。
【例句】 ①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279)這里用謝安想歸隱而“雅志未就”一事,提醒自己和弟弟蘇轍都要以謝安不早退隱為戒,及時作歸老鄉里的打算。②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297)這里借“謝公雅志”一典,向參寥子表達了辭官歸隱的強烈愿望。
上一篇:典故《謝公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謝堂雙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